2023年10月26日,由XINTIANDI新天地打造的第七届「光影上海」2023灯光艺术节将于蟠龙天地亮相。本届「光影上海」以「光予蟠龙」为主题,战略携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余德耀美术馆联合打造,并入选成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今年的「光影上海」将蟠龙天地作为江南故事的发生舞台,向公众免费展出来自英、澳、中等多国艺术家的九组灯光作品。
流水与乌篷船是回忆旧时江南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唐代诗人韦庄在《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写道:“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艺术家冯嘉诚以此为灵感,在蟠龙湾依地创作了《画船听雨眠》光影作品,点亮了一只只漂浮于河面的光体“纸船”。
英国视觉艺术家Celyn Bricker的作品《五季》由一系列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作品投影于映月桥、涵春桥、香花桥、隆云桥、聚龙桥桥身之上,每一座桥上流动影像都基于桥本身的特色生成相应的"五季"之景。"五季"对应的分别是春、夏、秋、冬及长夏,该概念是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中以一年五季配五行的特有概念,也是艺术家在意图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下可能出现的季节之变。
烟雨廊桥上,王智一受邀创作的《月见蟠龙》通过现代数字的光影媒介,在富有色彩变幻的运动结构中将"蟠龙新十景"创新演绎。
在隆云桥河岸,艺术家杨熹创作的《石盒》则用一系列发光立方体沿着河道驳岸排列组合,用光影诉说从前的故事,唤醒驳岸石壁上留存的江南文化符号“系缆石”。
时空流转,江南现代艺术的活力也在不断焕发新生,构建了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回响。来自澳大利亚的Amigo&Amigo在蟠龙天地童心乐园创作了大型光影装置《趣顽鸭》,三只超大型的“青头潜鸭”摇头晃脑,可爱纯真,但透过“极危”保护物种的“潜鸭”形象,艺术家更想传达的是人们对濒临物种与生态环境的警觉与保护意识。
还有50%的精彩内容待解锁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0
- 收藏0
- 举报
暂无推荐方案
相关推荐
刷一刷- 全部评论(0)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