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旅游演出已成为各类景区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在300个以上,遍布国内各大旅游风景区。 但由于演艺行业的受众群体与其他娱乐形式的受众群体有较高的重合度,加上大量竞争者的入局,消费者的选择也越发多样,真正能从市场中获利的仍是少数。
沉浸式旅游演艺为沉浸式娱乐的一种,通过科技手段和演出元素,让观众通过“视、听、嗅、味、触”来欣赏的演艺活动。较之传统旅游演艺,观众不仅仅能“看”演出,甚至还能调动触觉、味觉,参与其中,获得全新的观演体验。
沉浸式演艺主要有三个特征: ▪通过环境氛围营造及演职人员表演还原故事真实场景; ▪激励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参与到表演中来,甚至推动剧情发展; ▪让参与者得到差异化的个性体验感受,获得难忘而独特的“浸入式”体验。
虽然国内沉浸式旅游项目日益火爆,但行业整体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 缺乏主题内容 ------------- 尽管各家纷纷试水沉浸式旅游演艺,但挑战传统旅游演艺并非易事。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要素是摆在面前的一座大山。很多演出“形式华丽,内容空洞”,本该为演出内容服务的科技手段反倒成为吸引游客的“噱头”。沉浸式体验只是营销手段,演出内容才是核心要素;无论是什么主题,演出内容首先要具有吸引力。
运营成本过高 -------------- 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盈利能力几何也仍有待解答。过去依靠门票等为收入来源的传统演艺,一来拥有旅行社大量的稳定客源,二来可容纳游客的数量庞大,因而在盈利能力上得以保证。但以知名沉浸式娱乐产品“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北京展为例,游客可参观时间仅一个小时,每天参展人数上限为1200人,场内同时参观人数上限仅150人。如果是以高科技为主的沉浸式旅游演艺,成本仍旧偏高。在此背景下,沉浸式旅游演艺在规模效应方面仍有欠缺,如何保证盈利能力,仍是问号。
深挖特色文化 -------------- 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不切实际的浮夸表演无法让演艺项目真正落地,从而造成上座情况惨淡。因此沉浸式旅游演出出品方应更加关注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深入挖掘地主特色文化,从而让演出能够自然而然融入到游客的行程中。
注重内容打造 --------------- 沉浸式旅游演艺,无论在作品情节设计上还是空间呈现的处理,都应该更加关注所要演绎的主题,让观众在景区中行走、感受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在打造全新视听体验的同时,增强表演的互动性、体验性。沉浸式体验只是营销的手段,想要真正打造出一个新的IP,演出内容才是核心要素,无论是什么主题,演出内容首先要具有特色,有吸引力,否则吸引不到观众参与,更何谈沉浸式体验。
整体氛围营造 -------------- 沉浸式演出体验并不只是单纯的角色扮演和演出项目互动,还需要通过环境氛围营造演出场景、激励消费者深度参与到演出中,甚至推动演出的演出。
科技的借用 ------------ 科技设备和演艺正是IP转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手段。相对于技术设备高昂的研发和采购费用,演艺的优势更为明显,而且能够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加深放大“浸入式”的效果。要做好沉浸式演艺,技术的辅助也必不可少,借助VR、全息投影灯舞台技术,可以更好的将抽象的演出IP具象化,提升体验感。
文化旅游是一个大的趋势,并带动了不少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旅游演出项目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依靠的是多元的演出内容和上乘的品质,才能让一个IP形成地域性的消费号召力,而非仅局限在特定的园区、景区内部。 --------------- 来源:诗画江南旅游规划设计 责编:佳佳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0
- 收藏0
- 举报
-
动火作业培训方案
行业知识
-
【抖音快手】【短视频运营】内容制作
营销推广
相关推荐
刷一刷- 全部评论(0)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