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的未来考古角度,讲述工业遗迹重建与重生的故事。 海洋对人类文明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大多数历史叙事中,海洋不仅是新世界的起点,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它承载着拓展边界、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在人类DNA中播下溯源的种子。 店铺位于新落成的K11 MUSEA。包含 K11 MUSEA 的庞大商业综合体坐落于尖沙咀,毗邻维多利亚港,中环站在对岸。上个世纪享誉全球的繁荣大都市的景色,一直与来自海洋的原始但永恒的力量相互作用。 K11 MUSEA 位于旧太古码头,是 1910 年代香港主要的货运码头之一。一层在海平面以下,工业风格的装修让游客有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整层楼都是海底工业的遗迹。 数字技术将迎来高潮,工业时代引以为豪的作品将成为遗物。那时,我们面前的海岸线可能会再次成为追溯我们文明进化之旅的起点。人类在长途跋涉之后,最终回到最初的所有生命的子宫时,会看到什么?工业时代的遗迹中还会存在生命吗? 回收设施的愿望: 隐藏在废物中的可能性和生命 该项目始于设计师团队参观大型回收设施。参观过程中,分类堆放的废旧物资,以及随处可见的机油痕迹,透露出一种松散的节奏感和秩序感。这使得该设施看起来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从中我们设计师粗略想象的“工业遗迹”变得越来越清晰。 所有材料都被拆除、压碎并压缩成其他形状。在这个回收过程中,所有的东西,无论是金属、塑料还是纸张,都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形状。 如果未来世界到处都是工业遗迹,这些材料将如何呈现?在实验性当代设计的背景下,他们将体验到哪些可能性?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设计和实验。 以装置为中心的空间构建体验: 讲述工业遗迹重建与重生的故事, 从材料的实验性使用到店铺空间的设计,一切都发生在不费吹灰之力的地方。设计师通过装置的手法,实现了更具艺术感、更感性的表达。 为了给参观者留下强烈的触动和强烈的回忆,设计师们在仅仅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围绕装置创造了场景。 通过构成这种海洋生物头部的半透明PMMA外壳,人们可以看到它的“驱动器”,即中国重汽集团制造的车辆上安装过的废弃发动机。 我们从回收设施回收的材料不仅包括废零件,还包括大量边角料,这些边角料虽然是全新的,但不能再用于工业生产。 废弃的铝板和铝条被放置在某些容器中,然后注入树脂,其结果似乎是源于这个多变时代的人造琥珀,其中储存的材料是时间的化石。同样的方法也应用于制作与装置相呼应的视觉营销。 项目选址和参观材料回收设施的经历感觉就像两条不同的轨道,最终在共同的目的地相遇,这要归功于令人愉快和令人惊讶的命运。为寻求和协调未来生活空间与环境可持续的普世价值,设计过程从海洋与文明的思考和实验材料的使用开始,最终构建了完美传达品牌核心价值的商业空间。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0
- 收藏0
- 举报
暂无推荐方案
相关推荐
刷一刷- 全部评论(0)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