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于5月31日至6月25日在上海新天地免费向公众盛大开放。今年“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将以“零光片羽 Plug-in-Illusion”为主题,通过建筑、设计、艺术、时尚等不同话题下的21组装置艺术,构建满足多元需求的理想城市空间。 这21组富有想象力、科技感、可持续和互动感的艺术设计装置化身为城市空间的“插件“,融入上海新天地全域,带大家零距离感受设计想象力与城市在地文化肌理的结合,让设计成为一种生活。
01.DreamCo造梦有限公司 设计工作室:VAVE Studio & The Fourier Group 设计师:Tobias Geisler & Charles Lo 装置“造梦机”直接回应了今年的“零光片羽”主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们的装置探索了造梦的概念,并邀请参观者创造自己的幻觉。通过接入我们的造梦机,参观者进入一个根据他们的愿望量身定制的虚幻世界。 当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结合在一起时,我们创造了逻辑与魔法、艺术与科学、平凡与奇迹的融合。 通过这个互动艺术装置 - 我们旨在提出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和“什么是幻觉”的问题。
02.无物之象 设计工作室:上海张烨建筑事务所 设计师:张烨 “无物之象”源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探索了无法感知的存在。通过展示虚无和不存在实质的物质,呈现出无形而存的存在,激发观者感知,引导他们超越物质世界,探索更深的存在和意义。
03.GIVE ME FIVE! 设计工作室:奕木艺术 设计师:黄飞春 《Give Me Five !》熊灯 源自于艺术家黄飞春先生2018年创作的超大IP雕塑《HELLO!熊》为原型,将温暖、治愈、友好的情感表达,与人互动,建立情感链接的理念,从城市公共空间尺度带入室内生活家居尺度的首次尝试。通过人与其击掌(Give Me Five !)互动,触摸控制灯光的开与关。温暖的灯光氛围,与憨态可掬的熊造型为我们的家居空间带来无限的温暖和惬意。
04.势2.0 设计工作室:升锐SUNRAY 设计师:刘启胜、沈炼之、梅卓 你是否在童年想象过身体里流动着看不见的能量,一挥手便能掀起涟漪。《势》便可以实现你的想象力,伸出手将你的能量传递给它,受“声”“光”“水”三种元素的变化。
05.林趣 设计工作室:木白日生MBRS 设计师:赵柏乔 “林趣”是一组城市公共互动装置。由‘树枝’和‘叶子’组成的‘树林’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可变的空间交互体验的同时,也为这片区域添加了一抹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城市当中,‘树林’所代表的自然环境既是历史岁月沉淀的陪伴,也是未来新的生机的象征,将它置入在这片繁闹的场地,随着时间流逝,人来人往,它会使人们放下脚步;它会促进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它会将人们的开心记录下来;它会将这一抹‘绿色’带给这片区域;它将自己的‘生长变化’改变着这个地方的固定印象...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小部分,环境的一小部分,城市的一小部分,连接着人、自然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它是我们的‘零光片羽’,也是我们安插在城市生活里的小趣味...
06.流光飞夏 设计工作室:有物建筑 设计师:周诗邈 以时空为基准,城市空间的历史变化,让城市角落成为记录事件的载体。通过光影碎片般的城市万花筒,记录城市角落所承载的故事,展示城市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城市已不再是单纯的空间,而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现,人们在其中庆祝、纪念和欢庆。通过碎片化的反射将零光片羽般的美好瞬间短暂留驻,在初夏夜成为一个共同的城市记忆。
07.在渔屋 设计工作室:UHi热岛效应 设计师:周晴雨 《在渔屋》是一个公共艺术装置。我们理想中的城市不是始终寻找新的土地,而是在城市的褶皱中打捞那些零光片羽。潜藏在寻常之物中的灵光不仅仅是个体行为,他同时是群体的,社会的,是我们理解社会变迁的线索。
08.缝隙 设计工作室:大宛设计 设计师:佘宛婷、郑耀翔 “缝隙”旨在关注“城市夜归人”穿行小巷时的情绪落差和变化。装置采用可循环再生聚碳酸酯(PC)材料,使用柔和的呼吸般的交互灯光,与路人一同穿过昏暗狭窄的弄堂,以此唤起人们对微小的负面情绪的关注,传达内心平衡的重要性。
09.回忆气流 设计工作室:Belle&Juno 设计师:黄晨旭、陆贝尔 回忆气流是一个场域性互动装置,它是一个媒介和通道,它在消费者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创造了一个可以让经过它的人在繁杂的现实生活中短暂抽离,以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和感受这个物理世界所传达的信息的空间。
还有50%的精彩内容待解锁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1
- 收藏3
- 举报
暂无推荐方案
相关推荐
刷一刷- 全部评论(0)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