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OPPO与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SWCAC)联合举办的《融合与重塑——科技艺术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一层玻璃空间正式开幕。展览作为SWCAC第三期青年艺术计划,集中呈现来自2022 OPPO Renovators 全球青年创享计划赛事优胜的六位青年艺术家的影像、互动装置作品,以及OPPO未来科技大会2022上发布的最新技术,以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将创新科技带来的革新体验可视化,带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双重美感。
01. 青年艺术家文敏婕的作品《植物的轻幽默》是基于对植物及生态关注下颇具小清新风格的创作,探索了虚拟数字环境中有机生命系统及其艺术表达方式,以罗伊阿斯科特对"湿媒介"的观点为理论依据与线索,以植物为载体,探讨自然、数据和人类的新型交互关系。触碰植物的不同部位,有机物生命驱动数据可视化设计,奇妙的信号反馈会呈现在显示屏上。
02. 在元宇宙空间下,数据是否可以使生物由真实向虚拟进化?由数字新媒体艺术团队潘志彬、谢斌、湛磊组合呈现的《数据猜想生物--水母》,活泼轻松地利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及大量生命数据在虚拟空间转化土壤、空气、水分,生成虚拟水母,建构起不存在、但又充满活力的虚拟未来生物系统。
03. 也许实体工厂能生产虚拟数码物?也许历史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制造生产?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彭艺伟在作品《工人_博物馆中》展现了对历史、生产、加工、再创造等议题与其内在价值的深刻思索,以极其丰富强大的视觉想像力和三维制作能力将工业文明、历史循环与科技文明串联,一切皆有可能。
04. 威廉·吉布森在《精神漫游者》中将“后人类”阐释为“由数据做成的人的躯体”,那么数字时代的“人体躯体”是否可以得以永生?新媒体艺术家许昕关注跨媒介的融合叙事,在获奖作品《后人类花园》中以现实可行性的未来 App 设计讨论数字遗产、纪念碑、生命价值,重构人们对逝后世界的固有认知。
还有50%的精彩内容待解锁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1
- 收藏5
- 举报
-
火星车漫游科学探测脚本制作方案
暖场互动
-
贵州贵阳乌当大数据示范基地展陈提升
活动策划